最新结果 | 诚轩春拍:瓷器工艺品重器成交一览 (121件 全)

    点击左上方古玩元素网可快速关注我们    





2019年06月03日北京诚轩春拍《瓷器工艺品》专场刚刚落幕,总计拍品134件拍品,成交121件,成交率高达97%。

重点拍品:一件高20.8cm的明永乐 铜鎏金摧破金刚最终以4,300,000人民币落锤,夺得本次专场桂冠。估价500,000-600,000人民币的清雍正 斗彩万寿如意纹鱼浅1,950,000人民币落锤。一件估价仅为10,000-15,000人民币的元 青花缠枝灵芝纹高足杯300,000人民币落锤!

接下来由古玩元素网带给大家本次专场最新成交记录!


0883 明永乐 铜鎏金摧破金刚

尺寸:高20.8cm

估价:RMB 2,000,000-2,8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4,300,000


出版:《金铜佛造像图录》,(台北)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,1993年,页136、137,图61

款识:“大明永乐年施”六字楷书横款

说明:拍品为明永乐宫廷造像,根据莲台上錾刻“大明永乐年施”款识,可知应为永乐帝赏赐佛寺之造像,其题材较同时期观音、文殊菩萨等少见,颇为难得。

此尊与故宫博物院、西藏拉萨布达拉宫、大昭寺藏永乐摧破金刚题材相同,尺寸相近。摧破金刚面相饱满方正,三目皆圆睁,神态威严,头戴花冠,肩披帛带,饰华丽复杂的璎珞,下身着长裙,衣纹流畅优美,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的质感。跏跌坐于莲台之上,右手托十字金刚杵,左手执金刚铃。造像做工精细,莲瓣饱满有力,堪称明代宫廷造像中的上乘之作。

藏传佛教于元代传入内地,即受到皇室的大力扶植。明代宫廷笃信藏传佛教,永宣时期朝廷为加强与西藏地区之间的关系,实施多封众建政策,宫廷造像作为颁赐的定例品,铸造工艺精美,形成了独特的永宣宫廷造像风格,令后世赞叹不已。

永宣宫廷造像充分继承了元代以来阿尼哥炉火纯青的失蜡法,做工精致入微,气质典雅唯美,具有典型的皇家气象。风格上弱化了梵藏造像之特点,融入汉地传统审美文化,表现为高度融合的艺术特征,并以铜质细腻、鎏金纯厚明亮、装饰华丽而著称。

摧破金刚是金刚手菩萨的另一种形象,常见金刚手菩萨为立像,双手分别持金刚铃和金刚杵为其身份标识,而此种坐姿、双手持十字金刚杵和金刚铃的形象,存世不为多见。


0842 清雍正 斗彩万寿如意纹鱼浅

尺寸:61.3×26.3cm

估价:RMB 500,000-6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1,950,000


收藏:美国收藏家贝奇·布鲁明塞尔女士旧藏

说明:此种造型之鱼浅,烧造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,但由于体量巨大,烧造和保存均不易,因此存世较少。

拍品的尺寸和器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藏品相似(参见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·瓷器卷·清代》,页26、27,图15;《胡惠春先生、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》,页92,图57),均无款识。耿宝昌《明清瓷器鉴定》云:“鱼缸中有器壁较浅似木盆的,称之为鱼浅,此器形自康熙时初创”。而除瓷器之外,尚见有乾隆时期掐丝珐琅鱼藻纹鱼浅,尺寸、器形亦与拍品相仿。

鱼浅胎体厚重,造型规整,外壁饰斗彩寿桃、灵芝、寿字纹八组,布局对称,其中寿字以两种颜色填涂,并加金彩描边。保存至今依旧完好无损,实为难得。

斗彩寿字纹脱胎于明代嘉靖五彩器,以桃树枝干组成寿字,缀满成熟的寿桃,构思奇妙。拍品将此种纹饰调整布局,每组寿字之间加绘如意灵芝纹,喻如意万寿之意,当为祝贺寿诞用器。


0874 明宣德 甜白釉暗刻云龙纹小碗

尺寸:直径10.6cm

估价:RMB 1,800,000-2,5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1,700,000


款识: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说明: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甜白半脱胎双龙小碗器形、纹饰相同,尺寸相近,为明宣德时期沿续永乐朝相同品种而烧造。类似的宣德甜白刻花小碗目前不见于国内外公私收藏著录,较永乐制品存世更为少见,极为珍贵。

甜白釉为永乐时期的名品,胎体轻盈洁白,釉质温润如玉,永乐帝认为其“洁素莹然”,“极为偏爱”。宣德年间赓续烧造,继承了前朝釉质匀净晶莹、积釉处微闪淡青等特点,但釉面较永乐甜白更为肥腴。

拍品碗形小巧,胎体轻盈,迎光可透,外壁釉下暗刻云龙纹,双龙身姿挺拔矫健,胫部饰莲瓣纹一周,碗心暗刻云纹。釉面肥腴,略有桔皮棕眼,具有宣德甜白釉的典型特征。


0837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蝠纹橄榄瓶

尺寸:高49.7cm

估价:RMB 600,000-750,000

落槌价 :CNY  1,300,000


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

纪录:香港苏富比,1989年11月14日,编号119

北京诚轩,2007年5月10日,编号49

说明:拍品造型、纹饰,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乾隆釉里红云蝠文长颈瓶极为相似(参见《世界陶瓷全集·15·清》,页152,图163),类似器形的乾隆朝大瓶传世甚少,且拍品青花和釉里红均发色艳丽,愈显珍贵难得。

橄榄瓶器形高大挺拔,窈窕俊美,犹存雍正朝风韵,外壁通体以青花绘祥云,釉里红饰蝙蝠穿梭云间,寓有洪福齐天之意。蝙蝠双眼、胡须以青花点缀,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。

青花釉里红起源于元代,因钴料与铜红料在窑火内温度、气氛不易把握,二者颜色皆能完美烧成者极为少见,一向被视为难以兼美的瓷器品种。拍品青花色调浓艳,釉里红发色鲜亮,蓝红两色绚烂无匹,反映乾隆时期制瓷技术之高超水平。

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釉里红长颈瓶系广田松繁氏捐赠。广田松繁(1897-1973),号不孤斋,日本著名古董商“壶中居”的创办人之一。


0873 明嘉靖 青花留白双龙捧寿纹盘

尺寸:直径22.7cm

估价:RMB 300,000-4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1,280,000


款识:“大明嘉靖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纪录:柏林拍卖会,1940年10月18日,编号70

收藏:德国收藏家弗里德里希·亨利·黑塞博士旧藏

说明:青花地留白瓷器系元代初创,以青花涂绘地色,衬托反白纹饰,装饰技法独特,其后历代官窑虽续有烧造,但品种和存世数量均少,一向被视为名贵品种。

明代嘉靖时期烧造的青花地留白品种,见有碗、盘等不同器形,传器寥寥无几,仅知两岸故宫博物院、大英博物馆、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、日本出光美术馆等少数机构各有一至二件藏品。拍品双龙捧寿纹盘,近八十年未见于任何公私收藏记录,其珍罕可知。

拍品内外均以青花为地,留白绘纹饰,盘心为双龙捧寿纹,内壁饰缠枝灵芝,外壁则绘三组龙穿灵芝纹。纹饰布局繁密,绘工洒脱,具有嘉靖时期的典型风格。


0844 清雍正 斗彩落花流水图卧足杯

尺寸:直径8.3cm

估价:RMB 800,000-1,0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1,000,000


款识: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收藏:上海收藏家许良臣旧藏

说明:落花流水图流行于明代中期,成化御窑初见此纹饰小杯,风格清新婉约,稍后吴中地区文人亦盛行类似构图的砑花笺。清代康熙至雍正官窑沿续成窑风韵,偶有烧造,惟存世少见。

拍品为雍正朝仿成化风格而制,器形源自成化斗彩鸡缸杯,外壁绘落花流水图,水草鲜嫩,花瓣、花蕊飘零,随波逐流,流水则以青花淡描绘出,搭配红、绿二彩,气息清雅,静谧中凸显早春时节落英缤纷与新绿萌发的勃勃生机。

许良臣(1895-1980),原名许宝柱,上海京剧谭派名票,1950年代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。许氏生平喜好古玩字画,收藏颇丰。


0849 清雍正 釉里红三鱼纹大碗 (一对)

尺寸:直径22.8cm×2

估价:RMB 700,000-9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700,000


款识:“大清雍正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说明: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(1735)撰写的《陶成纪事碑》记载,雍正御窑品种有“一仿宣窑宝烧,有三鱼、三果、三芝、五蝠四种”,即为拍品品种之来源。

拍品与上海博物馆、南京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(参见《胡惠春先生、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》,页78,图44;《宫廷珍藏:中国清代官窑瓷器》,页162),尺寸较大,外壁饰釉里红鳜鱼三条,不加细节描绘,形成剪影之效果,寓意“富贵有余”。釉面莹润匀净,釉里红呈色鲜艳,红白相映,意趣盎然。

釉里红三鱼纹,首创于宣德高足碗、高足杯,为后世追仿不已。而自成化开始,将此纹饰移于口径二十一厘米的撇口大碗之上,弘治、万历沿续烧造。清代雍正时期,唐英督理陶务,尽力仿宣窑宝烧,也同时取用宣窑、成窑等不同时期的器形,成就了釉里红三鱼纹品种在清代的巅峰。


0836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苍龙教子图梅瓶

尺寸:高41.5cm

估价:RMB 400,000-5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690,000


纪录:纽约佳士得,2002年9月20日,编号328

香港苏富比,2006年4月10日,编号1690

说明:海水龙纹起源于明永乐时期,其后明清两代一直沿用不断,清代除继续于瓷器之上描绘祥龙腾跃海水之间的形象外,还另创大小两龙相互呼应的苍龙教子图。至乾隆晚期,随着皇帝进入耄耋之年,苍龙教子图被赋予特殊的寓意,象征一代帝王对继任者的教诲之情,拍品即属此类。

梅瓶器形高大,胎体厚重,颈部较细长。外壁通景绘苍龙教子图,以淡描青花饰祥云,釉里红绘双龙和海水,苍龙身姿矫健,五爪锋利,胫部海浪汹涌,幼龙跃出海面,与苍龙彼此呼应,父子情深溢于言表。

青花釉里红瓷器一般追求发色浓艳,拍品青花较淡,乃于瓷胎上先锥刻云纹,再敷填淡淡的青料,以衬托釉里红双龙,工艺复杂,较为少见。

梅瓶工艺复杂,除以传统青花釉里红表现纹饰外,其青花云纹之下,先施以浅刻技法,再填绘青料入窑烧成,此一工艺曾偶见于元代青花瓷,以后历朝罕有,拍品远绍元青花遗风,纹饰层次分明,堪称为清代青花釉里红器之隽品。


0848 清雍正 青花折枝莲纹杯 (一对)

尺寸:直径8.1cm×2

估价:RMB 500,000-6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680,000


款识: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说明:雍正皇帝十分偏爱秀雅清逸的成化瓷器,《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》记载他曾多次下旨依据成窑旧器仿烧,有时亦会略加修改而有所创新。拍品造型、尺寸、纹饰绘画技法均与成化时期制品相似,应为雍正皇帝极为心仪之器。

拍品青花杯一对,器形规整,外壁饰四组折枝莲纹,以平涂技法描绘,青花发色深沉浓艳,刻意仿成化早期青花之特征。



0809 清咸丰 粉彩群仙图罐

尺寸:高23.4cm

估价:RMB 600,000-750,000

落槌价 :CNY  600,000


出版:台湾慎德堂1991年月历11月

款识:“大清咸丰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纪录:北京诚轩,2005年11月5日,编号88

说明:咸丰一朝因国祚较短,内忧外患,景德镇御窑厂更因受太平天国战事波及而停烧,故而精品稀见。

拍品器形、纹饰新颖别致,类似者见有故宫博物院藏道光粉彩描金仙人蝠耳扁方尊,与之纹饰、风格相近。据道光时期宫廷档案记载,该扁方尊名为洋彩群仙太平尊,专为春节所烧,按此拍品应属咸丰官窑承袭前朝烧制的年节陈设用瓷,制作精美,堪称咸丰官窑之遗珠。

粉彩罐肩部凸饰双蝙蝠耳衔环,腹部绘群仙祝寿图,两面分别为福禄寿三星和八仙,颈肩部以胭脂紫釉为地饰缠枝莲纹。纹饰吉祥,雍容华贵,具有典型的宫廷特征。


0827 清乾隆 青釉描金云龙纹朝冠耳炉

尺寸:24.7×23.8cm

估价:RMB 600,000-750,000

落槌价 :CNY  580,000


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篆书横款

收藏:露丝·菲奥伦蒂尼旧藏

说明:朝冠耳炉为佛前供奉的用器,清代宫廷笃信佛教,尤以乾隆时期最盛,宫中佛堂密布,各种佛事器具制作颇繁,以满足帝后礼佛需求,朝冠耳炉制作精美,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。

乾隆时期烧造的朝冠耳炉品种多样,青花、彩瓷等不一而足,但由于体量厚重,造型夸张,烧造和保存均颇不易,品相完好者十分难得。

拍品器形庄重,通体施青釉,并加金彩满绘纹饰,腹部两面分别绘双龙戏珠纹,颈、足、双耳则饰以祥云纹,华丽繁复为同类型器之佼佼者,更突显乾隆宫廷用瓷的大气磅礴。


0841 清乾隆 五彩龙凤纹碗 (一对)

尺寸:直径15cm×2

估价:RMB 500,000-6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500,000


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

纪录:伦敦佳士得,2001年11月13日,编号126(拍品之一)

伦敦佳士得,2009年11月3日,编号207(即上只)

北京诚轩,2009年11月22日,编号23(拍品另一)

说明:清代五彩龙凤纹碗始烧于康熙朝,为清代官窑的经典品种,惟自乾隆朝开始,同一时期制品画法仍有区别,拍品瑞凤颈部为羽毛式,双翅、尾部亦较习见者复杂,描绘细致,在清代龙凤纹碗中殊为少见。

拍品外壁绘两组五彩龙凤,口沿饰一周八吉祥间如意头纹,碗心绘红彩立龙戏珠。画面布局严谨,外密内疏。此中少见的龙凤纹碗能成对上拍,尤显难得。


0875 明永乐 龙泉窑青釉刻花四季花果纹碗 

尺寸:直径20.5cm

估价:RMB 500,000-6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500,000


说明:龙泉地处浙江处州,窑业久负盛名,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,学术界对于明初龙泉窑的地位已经达成共识,即认为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均是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的官窑。但与景德镇青花瓷相较,龙泉窑釉下刻花工艺更为繁复,精品亦相对较少。

文献资料方面亦不乏佐证,据《大明会典》载,“洪武二十六年定,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,须要定夺样制……行移饶、处等府烧造”;《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》卷一载,成化皇帝即位后便召回了饶州和处州两处的监窑内官,可见此制度至少一直延续至天顺年间。

从传世及出土的明初青花瓷器与龙泉窑青瓷看,墩式碗、梅瓶、大盘、执壶等器形和纹饰特征均极为相近。拍品品种和浙江丽水处州青瓷博物馆明官窑遗址考古出土瓷片相同,其尺寸、纹饰则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碗相类,仅口沿内无几何纹饰,种种雷同,即是明初处州龙泉窑与饶州景德镇窑“定夺样制”的实物映证。

墩式碗胎体厚重,通体施青釉。内外壁均以暗刻花果纹为饰,内壁刻折枝枇杷、荔枝、寿桃、山茶花,碗心为折枝牡丹纹;外口沿饰缠枝灵芝纹,腹部刻缠枝茶花、菊花、牡丹等四季花卉,足外墙饰几何纹。刻花手法熟练明快,青釉发色明丽均匀,釉面肥厚滋润,器形端正,为明永乐处州龙泉官窑之精品。


0852 清雍正 黄地绿彩婴戏图碗 (一对)

尺寸:直径15cm×2

估价:RMB 400,000-500,000

落槌价 :CNY  400,000



款识:“大清雍正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
说明:黄地绿彩婴戏图碗为明嘉靖时期创烧的名贵品种,清康熙、雍正两朝官窑据以仿制,工艺较明代精致细腻,夙称一代隽品。

拍品内外均施黄釉,外壁饰绿彩“八子闹园”景象:庭院之中苍松挺拔,诸小童嬉于院中,形象生动可爱,童趣盎然。纹饰均锥刻而出,在绿彩之下更显得清晰流畅,颇见匠心。黄彩娇妍欲滴,绿彩翠韵怡人,均匀净无瑕,鲜艳明丽,为清雍正官窑之精品。


0855 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

尺寸:宽11.7cm

估价:RMB 200,000-280,000

落槌价 :CNY  330,000


款识:“大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